六種基酒按字母順序排列, 但是實際使用的頻率(從高到低)是Gin, vodka, rum, , , . 此順序不一定準確, 但大致走向差不多.
(白蘭地)
白蘭地是一種把白葡萄酒汁(或者其他水果酒)進行蒸餾而得到的烈酒, 濃度通常為40%~60%. 白蘭地最早產生的背景有二: 一是便于儲存. 法國出口的葡萄酒, 在長途的陸路/水路運輸過程中往往變質. 蒸餾后只剩下水乙醇和一些小分子量的酯醛等物質, 所以幾乎可以儲存無限長的時間. 背景二是當時政府對葡萄酒按體積課以重稅, 許多法國酒商按此法把酒濃縮, 避開重稅, 在目的地再加水還原成白葡萄酒(當然味道會有所不同).
剛蒸餾出來的白蘭地是無色透明的, 一般要在橡木桶內陳化數年, 其后會呈現出琥珀般的顏色, 口味上也會大獲提升. 優(yōu)質的葡萄白蘭地, 散發(fā)著濃郁的葡萄酒馨香, 入口綿暖醇厚, 個人認為從口感上更有些接近中國的白酒.
Gin(琴酒,金酒 杜松子酒)
Gin起源于荷蘭. 它最早實際是被用來當作藥物來治療腎胃膽和痛風等疾病. Gin常常被翻譯成杜松子酒是因為大部分gin都被加入了杜松子( ), 杜松子也是那個年代治療疾病的重要成分. Gin的制作方法通常有兩種: 一是將蒸餾好的谷物白酒加入杜松子一起蒸餾( gin), 二是直接用白酒萃取杜松子( gin).
Gin沒有陳釀的問題, 也都是無色透明. 我自己的 Dry Gin是, 聞起來散發(fā)著植物的清香, 入口爽快而微苦, 消逝在咽喉的瞬間反而有淡淡的甜味, . 關于這個牌子,據說據說著名調酒師在用gin和調制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 就是gin一定是要用的.
具有特殊的植物芳香, 入口辛辣清凜. 這種墨西哥酒相對于其他幾種基酒單飲起來更為’強勁’一些, 墨西哥人甚至在喝的時候以辣椒佐味或混合調配以滿足他們濃重的口感. 一般在酒吧里你叫 shot (一shot杯大概1.5oz, 40ml左右)單飲, 喝法是lick-shoot-suck. 具體的步驟是在一手虎口附近撒鹽, 并拿好一lime(青檸檬) slice; 舔一下鹽, 把shot杯中的一飲而盡, 再把lime放如口中吸吮. 鹽可以減弱的刺激口感, lime則帶來味覺的平衡和提升. 更多是加入其他酸甜的配料制成混合飲品. 清凜的口感搭配青檸橙汁等十分協調. 經典(+橘味甜酒+青檸)是我最喜歡的酒精飲料之一; 龍舌蘭日出( : +橙汁+紅番石榴汁)不僅味道很好還具有美麗的觀感.
Rum是用甘蔗汁提取蔗糖后剩下的糖蜜發(fā)酵并蒸餾制成. 蒸餾的rum最早開始流行于17世紀的加勒比海地區(qū). 殖民者和奴隸們利用這種副產品釀制蒸餾出廉價的rum, 雖然辛辣刺口, 也聊勝于無. 這種酒隨后在英國主導的海盜船, 海軍和其他船只上大受青睞. 英國海軍在占領牙買加后還把水手的酒精配給從法國白蘭地替換成rum. 殖民者也把rum帶到了新大陸并成為了當地最暢銷的酒類. 但是一直到19世紀中葉只有口味濃重的dark rum供應, rum也一直’上不了臺面’. Royal Board懸賞征集制造優(yōu)質rum的方案, 最后一個叫Don Masso的人通過培育特定的酵母,改進蒸餾和活性碳過濾六大基酒品牌, 并和其他種類的酒一樣在橡木桶中陳化研制出入口綿滑甜美的light rum.
Vodka(伏特加)
Vodka原產俄國, 和包括中國白酒在內的許多白酒一樣, 是通過糧食發(fā)酵. 但和其他酒不同, vodka一般要經過反復蒸餾(一般兩次吧)和活性碳過濾, 這樣最后得到的基本就是純凈的乙醇/水. 這也大概是Vodka 80年代以來在世界上大受歡迎的原因: 沒有任何附加的味道, 單飲適宜, 調酒更佳. 伏特加最后上市的時候一般稀釋到40%, 無色透明, 沒有陳年的問題. 也有的加入的蘋果檸檬等水果口味作為附加產品.
(或者其俄國原版Смирновско)和(瑞典)等都是不錯的品牌. 不過由于基本沒有味道的差別, 我一般是看見那個便宜買那個. 買得最多的是(芬蘭).
硬要說等級的話, 那就是精餾的程度和次數. 不同牌子大概純度略有差別吧. 的瓶子上注明蒸餾三次過濾十次, 其他的沒有注明我就不清楚了, 應該差不多了. 同一品牌有時也有特殊方法制成的稍高端品. 我有一次買了瓶黑簽的, 是用俄羅斯傳統的銅壺蒸餾后用西伯利亞白樺木炭過濾而成. 喝過幾秒后比一般vodka的返出的甜味少些, 入口的時候卻更加順滑柔和, 因此更適合稍稍冷凍后直接飲用.
(威士忌)
原產愛爾蘭和蘇格蘭, 基本上就是指糧食發(fā)酵的酒精, 蒸餾后在橡木桶中陳化后的產品. 蘇格蘭和加拿大生產的威士忌拼寫為, 愛爾蘭和美國的產品則是. 符合一定標準的蘇格蘭威士忌( )也常常被直接稱為.
以不同的糧食為原料, 用不同的方法, 在不同的國家生產的也有不同的風味.
: 原料可能是大麥芽, 純谷物或者大麥芽和谷物的混合. 混合的最受歡迎, 但是純大麥芽的最牛B. 能被稱為的必須在蘇格蘭本地的蒸餾作坊里蒸餾, 隨后至少在木桶中陳化三年. 許多作坊在熏干麥芽的時候會用特殊的泥煤, 也正是這種泥煤賦予了用這種方式生產的獨特的淡淡煙熏口味.
Irish : 和 采用類似的原料和同樣的方法蒸餾,唯一的區(qū)別是不使用泥煤. 此外Irish 還有一獨特的類別, 就是同時采用未發(fā)芽和已發(fā)芽的大麥做原料, 并用銅壺蒸餾. 此方法制成的有獨特的青澀辛辣感覺.
: 采用大麥芽, 還在烘培的窯里面加入了少量的泥煤. 風味接近.
: 以黑麥(rye)為原料, 口味更加濃厚醇和.
: 原料分黑麥和玉米為主的混合谷物, 并分稱rye 和 corn . 其中以70%以上的玉米為原料, 在美國本土蒸餾, 并在焦化的橡木桶中充分陳化的稱為 .
金色, 并散發(fā)著獨特的橡木+谷物香氣, 入口醇和. 不同谷物制成的有不同的風味, 如何把幾種各具特色的完美地搭配混合從而營造出豐富的層次和口感, 也是非撑缶考驗 調酒師的功力. 我對的風味不是特別感興趣, 不過有一次老板家開party, 拿出一瓶別人送的 Blue Label, 感覺倒是非常的獨特. 這是一瓶用多種優(yōu)質單麥芽混合,并窖藏20年以上的六大基酒品牌, 口感優(yōu)雅醇和并有淡淡的煙熏味道.
文章來源網絡城也,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挑画!中國白酒門戶網www.kinghanhotel.com